新闻中心
NEWS
成都日报点赞!汇信科技助力成都涉企“一码检查”,让企业轻装上阵
日期:2025年08月27日

     8月12日,成都日报以《小小二维码,为何能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为题,专题报道了由浙大网新旗下子公司汇信科技助力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打造的涉企“一码检查”创新实践,为这一让企业减负增效的监管改革“点赞”。

微信图片_2025-08-27_143657_736.jpg

     报道重点聚焦介绍了成都涉企“一码检查”在企业监管场景中的应用成效。文章指出:“一码检查”主要聚焦企业提出的“检查多、频次高”“检查标准不一”“低风险企业无差别监管”三个问题发力。推行近半年来,通过统一检查标准、整合检查资源、强化风险预判,进一步增强了执法检查的规范性、精准性、有效性和透明度,从而提升企业法治获得感。

     目前,成都涉企综合监管平台已接入检查事项700项、检查要点3737个,实现了多领域检查标准“码上明晰”。截至6月30日,成都通过平台智能比对检查计划,发出重复检查预警334次,有效避免了多头扰企;企业通过扫码评价渠道反馈的满意率达99.74%,充分彰显了改革成效。


【以下为报道的详细内容】

小小二维码,为何能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谢夏冬文/图)


     今年2月,成都正式推行涉企“一码检查”,推动将多部门“多次查”合并为“查一次”,极大减轻了企业的迎检负担。在“一码检查”推行近半年之际,企业“体感”如何?记者走进企业进行探访。

01/亮码才能检查:从多头检查到一码统管

     7月底,在四川国莎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莎实业”)的工厂里,自动化生产线全力运转,各类产品有条不紊地装车发货,成都市民所熟知的“九九国泰”牌味精、“莎麦”牌鸡精等产品就从这里生产并发往各地市场。

     在火热生产的同时,一场检查也悄然开展。当天,成都市成华区龙潭市场监督管理所执法人员前往国莎实业,针对食品安全、特种设备等内容开展检查。

微信图片_2025-08-27_143905_790.jpg

▲四川国莎实业有限公司“阳光车间”

微信图片_2025-08-27_143908_966.jpg

▲“一码检查”平台页面


     进行检查前,执法人员首先亮出了二维码,一亮一扫之间,执法人员信息和检查事项等内容,就出现在了国莎实业工作人员的手机上。“每次开展检查前,我们都要提前提交检查计划,经系统审核批准后才能生成‘二维码’,企业扫码确认后才能入企检查,最大可能地避免多头、重复和随意检查。”成华区龙潭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赵勇介绍。

     多项检查合并为一次,在不打扰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下,本次检查很快就顺利完成。“相比于之前,现在检查时间缩短了30—40分钟,而且检查频率也降低了不少,我们就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当中。”四川国莎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睿介绍。

     据了解,通过“一码检查”,不仅将多头检查变为一码统管,而且检查全程可溯源,企业可以扫码直接查看检查结果和整改意见,还能对执法工作进行满意度评价。“不仅检查过程更加透明规范,整改结果还可以在线提交反馈,减少企业反复跑腿的时间。”王睿表示。


02/发出重复检查预警334次:为企业经营保驾护航

     一个小小的二维码,为何能助力企业“轻装上阵”?据了解,“一码检查”主要聚焦企业提出的“检查多、频次高”“检查标准不一”“低风险企业无差别监管”三个问题发力。推行近半年来,进一步增强了执法检查的规范性、精准性、有效性和透明度,从而提升了企业法治获得感。

     执法检查信息“码上查”、检查过程“码上查”、检查结果“一码知”……监管部门不用为重复检查浪费精力,企业也不用为多头检查频频分心。目前,成都涉企综合监管平台已接入检查事项700项、检查要点3737个。截至6月30日,成都发出重复检查预警334次,企业评价的满意率99.74%。

     涉企检查一“码”搞定,反映出的是营商环境的底色和成色。下一步,成都还将持续围绕“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发力,在减少对企业打扰的同时,主动延伸服务触角,探索企业行政指导预约机制,精准匹配企业需求与行政检查资源,寓监管于服务,以服务促发展,为企业的经营保驾护航。


     作为深耕智慧监管领域的科技力量,汇信科技始终以技术创新响应企业需求、赋能政务服务升级。此次“一码检查”获主流媒体点赞,既是对我们与成都市场监管部门协同创新的肯定,更是对“科技+监管”模式价值的印证。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技术研发与场景落地,让数字化工具更好服务于营商环境优化,用科技力量为企业发展添活力、为城市治理增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