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21世纪经济报道:浙大网新牵手微软
日期:2007年03月22日


    继神州数码、山东浪潮、中软软件、创智国际之后,微软的"金手指"又点上了浙大网新。
    3月8日,浙大网新(600797.SH)公告称,其已与微软(中国)签署全球战略合作伙伴谅解备忘录。
    据浙大网新总裁助理李晖介绍,今后公司将在人才培训、技术合作、基于微软.net平台的应用开发、软件外包等四个方面与微软合作。
    微软大中华区全球战略合作伙伴部总经理洪德明则对记者表示,今后微软不排除与浙大网新展开资本上的合作,即类似于微软与山东浪潮的合作。
    据李晖透露,浙大网新已经组成了一个专门针对微软的工作小组,目前由10人组成,"这10个人主要任务是从事协调工作,协调浙大网新其他部门与微软合作"。

    微软棋局
    与神州数码、山东浪潮、中软软件、创智国际的合作一样,微软希望借助这些公司在地方政府、特定行业拿单的能力。而这些中国公司则希望,从微软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更好的开发平台。
    根据备忘录,微软将为浙大网新软件架构师、开发人员、解决方案销售及支持团队提供各种培训;微软将与浙大网新联合制定市场投放战略及执行计划;为浙大网新全面利用.net平台的功能进行应用设计及架构开发提供支持;帮助浙大网新发展软件服务及外包业务。
    洪德明表示,微软提供的培训不仅包括技术上的培训,还有销售、管理方法上的培训。这不仅能提升浙大网新的研发实力,还将提升其团队的商务谈判能力。
    据李晖透露,较为基础的培训将让浙大网新员工到微软去培训,而针对某个项目的培训则由微软派员到浙大网新完成。
    在基于.net的合作方面,李晖特别强调了3G方面的合作。在移动通讯市场,3G牌照发放在即,这将为IT解决方案的应用,带来一个大市场。而借助微软.net平台与微软提供的研发支持,浙大网新将扩大其在市场前端的拓展能力,以及行业应用开发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微软除看重浙大网新在移动通讯领域的实力外,还看中其在金融、电子政务、能源及环保方面的实力。
    洪德明表示,北京有中软、神州数码,山东有浪潮、华东有浙大网新、湖南有创智,再加上这些公司的辐射能力,微软辐射全中国的网络基本形成。接下来,微软中国可能在华南发展一家全球合作伙伴,但目前还不方便透露进展情况。

    浙大网新梦想
    事实上,此次在与微软的合作中,浙大网新的现实获益是来自微软的软件外包订单。
    2002年,微软CEO鲍尔默访华之际,微软曾与国家发改委签定62亿元投资大单,其中包括硬件生产、软件外包、技术培训支持等方面。洪德明透露,微软的软件外包订单将优先给予包括浙大网新在内的战略合作伙伴。
    事实上,浙大网新早在去年就开始了与微软在软件外包上的合作。去年11月,浙大网新公告,浙大网新已签署股权转让备忘录,出资700万美元收购境外软件外包公司Comtech51.5%的股权。Comtech与微软亚洲硬件中心、微软中国有着紧密合作。
    据李晖透露,浙大网新对美软件外包的离岸开发中心将覆盖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地,收购Comtech,改善了浙大网新对美软件外包业务的客户结构,迅速扩大了业务规模。
    与中国的大多数软件外包公司一样,浙大网新的软件以对日业务起家。有一定规模后,浙大网新将重点转向欧美,因为全球75%的软件外包业务均来自于欧美。
    目前,浙大网新的业务结构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其中60%的业务来自于北美,对日软件外包业务仅占40%。其欧美客户包括美国道富银行、德意志银行。李晖表示,与微软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大对美业务优势。
    据李晖透露,不计Comtech,浙大网新目前从事软件外包业务的员工约1200人,未来三年内,浙大网新从事软件外包业务的员工将超过2500人。
    华泰证券研究员夏朝辉认为,浙大网新未来三年对欧美软件外包业务将分别达到3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和8000万美元,净利润到2008年将超过1亿元。
    浙大网新董事长陈纯表示,在微软一系列的实质性支持下,浙大网新"国际软件工厂"的梦想进一步迈向现实。
    浙大网新除借助微软的实力外,还做了另外的布局。今年1月,浙大网新公告称,浙大网新和控股子公司网新(香港)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将所持有的上海洲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洲信)41.68%股权、洲信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41.68%的股权,打包转让给杭州赛尔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和赛尔国际控投(香港)有限公司。
    上海洲信成立于2002年,主要经营手机游戏和信息服务、收费邮箱、IVR语音业务等互联网电信增值服务业务。
    李晖认为,在3C时代,内容只管重要,上海洲信就是浙大网新为此布下的棋子,而上述资产转让安排,正是为其海外上市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