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观察 | 人工智能2.0时代,你会被淘汰吗?
日期:2019年12月12日

人工智能,从1.0到2.0,

世界发生了哪些改变?

 AI浪潮涨涨落落,

此次是否仍会陷入低谷?

喂养人工智能的“奶粉”质量不佳,

如何长大?

《问答神州》专访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云鹤


  • 知识VS数据,个体VS联合

1956年,美国达特茅斯会议上,学者们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如今,人工智能已从1.0进入2.0阶段。

采访中,潘云鹤院士提到:人工智能从1.0走向2.0最本质的改变之一是:当前人类已由二元空间转化为三元空间。也就是:在原本的人类社会空间和物理空间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空间,而这个信息空间并不附着在人类,而是绕过人类,直接改造物理空间。

那么,当世界大国都在发力人工智能时,中国该如何勇闯无人区?人工智能热浪来袭,中国该如何利用时代机会,布局着力?


潘云鹤:我们在这一代以前的人工智能基本上是基于知识的人工智能。而这一代人工智能不一样的是,它实际上不再基于知识而是基于数据。它能够自动地把数据变成知识。从非结构化的数据直接变成有结构化的知识,不仅仅是变成有结构化的数据,它们表现的内容就是怎么从数据里面自动提取知识,提取成知识图谱。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不一样,所以我们把它取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大数据智能”。这是中国在规划中,第一次在世界上面提出一个新的词汇。

那么第二个很不一样的,就是“跨媒体智能”。过去老一代的人工智能,实际上都基于字符型的、文字型的。但是人,可以在大脑中间进行形象处理。


吴小莉:视觉化的。


潘云鹤:可以进行声音方面的处理,可以进行图形、图象方面的处理,是一起使用的。所以新一代人工智能应该在这方面有所突破。把这种文字、图形、声音之间能打通并且进行使用。所以,我们提出的一个名字叫“跨媒体智能”。


潘云鹤: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就是老一代人工智能,它的目标是想把机器人做好,造出越来越有用的机器人。那么新一代,我们认为机器人的核心是人工智能技术,就是机器视觉技术、机器智能技术,应该把所有的中国人的机器战略都加在人工智能上面。把它变成一个智能自主系统。


把机器人这个概念扩大了。不一定造出来一个像人那样的机器人,但是要让机器能够有人那样的思考能力。另外,我们认为人工智能的目标不但是要把计算机变得更聪明,而且应该把计算机和人连在一起,把它合成一个更加聪明的智能系统。不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计算机,或者一个人加一台计算机,而是互相连接,变成一个智能的整体。所以我们又提出了人机融合的“混合增强智能”和“群体智能”。

微信图片_20191212164825.jpg


  • AI进化的前提:高质量数据

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1956年人类第一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到今天,60多年的时间里,人工智能曾经历三次低谷。而对于这一轮的人工智能浪潮,会否在此再次出现大低谷,潘云鹤表现得很乐观。采访中,他颇为笃定地告诉我们:这一轮的人工智能不可能失败,因为过去人工智能领域更多基于学术牵引,如今则更多基于市场的需求。


吴小莉:在人工智能方面,我们总说要“勇闯无人区”。我们以前在互联网或新技术或信息技术发展的时候,常常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开始走。但是在人工智能信息上,这个“勇闯无人区”是必然的。因为确实有很多项目是没有前人做过的。这可能是一个机会,但是可能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


潘云鹤:这个就是中国科学技术要面临的一个新的局面。以前有个口号,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们赶超了几十年了,一般就看看我们哪些地方不如美国、欧洲,或者日本,我们在这方面补短板,填补空白。但这个人工智能,是全世界同时起跑。应该要打破过去的迷信,一只眼睛要看着国外先进水平,一只眼睛要看着无人区,双轮驱动。勇闯无人区呢,经验还不是太多。但是我们看到有的开头已经很好了,比如华为的5G,全世界没做出来的时候,它已经做出来了。所以这就是勇闯无人区成功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吴小莉:我们也知道大数据智能的前提是有足够的、质量好的大数据。如果把人工智能比喻成是一个婴儿,那么大数据就像是奶粉,它的量和质都很重要。我们要怎么样去让这个婴儿能够吃到足够的奶粉的量,而且保证它的这个质还没有作假,还能够让它更好地成长。


潘云鹤:现在大数据智能的状态,比婴儿吃奶粉还要差一点。我们现在遇到的大数据很多都是很差的。有的数据太偏,只是一个方面的,没有另外方面的数据。质量不够好,数据不够大,数据比较偏。这些问题都会反映到这个最后形成的知识的水平上面来。


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是,把数据变成知识,用知识来处理问题。但是这个知识现在还不够完整,这就是人工智能现在产生的问题。等到我们把这个知识做到完整一点以后,人工智能的水平就会有一个新的提高。


吴小莉:您觉得过程要多久?


潘云鹤:我估计大概要一二十年吧。


微信图片_20191212165201.jpg


  • AI重组劳动力金字塔

有观点认为:如果人工智能将替代劳动力金字塔底层的人群,即蓝领人群,那么整个金字塔就会坍塌。因此人工智能需要恰当嵌入这个金字塔中,同时人们也要人机协作。这时也许会出现一个倒立的金字塔,一小部分精英人群,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服务着大部分普通人群。


吴小莉:大家以前的印象中,觉得自动化可能会取代的是劳动密集的行业。但现在看来好像智能型的人才也有可能被取代。包括今年两会不是也有了智能主播吗?那么以后脑力密集型的人才是不是也有可能会被淘汰?


潘云鹤:是,有可能会被取代一部分。所以我认为,那些善于把自己的聪明和人工智能连在一起的人,不会被淘汰。人的自身的迭代也很重要,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人和机器,或者人和人工智能之间能够互相互补合作的一个方式。


潘云鹤:譬如说,我们过去花了很多的时间去学英语,我们现在的计算机翻译已经越来越成熟了。当然现在还没办法代替人的翻译,但是大家也已经不会怀疑,五年或者十年以后,它一定可以代替人的翻译了。这就说明,我们的学习可能出现很巨大的改变。我们的课程可能会变。


吴小莉:那现在孩子们要怎么样人机共融,他们应该学什么?


潘云鹤: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学计算机程序的思维。就是严密的逻辑思维。今后一定是一个人既需要形象思维,又需要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