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民生解决方案

    民生问题是中国社会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永恒主题。让公众生活得更安全、更健康、更方便、更文明是智慧民生的最终目标。浙大网新“智慧民生”解决方案以“提升放管服、聚焦标准化”为目标深入推动“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民生保障服务从分层级、分区域、分行业、分部门的分散式服务,向跨层级、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一体化服务转变,能有效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民生保障服务的规范化、高效化、智慧化水平。

    基于绿色、智能、互联和协同的理念,智慧民生整合和创新人社、民政、信访、工商、公积金、残疾人服务等民生服务的多行业应用,提供服务资源统一管理和共享,实现互联网+的多元化城市智慧服务。


微信图片_20180927140010.png


1、服务内容创新

汇聚民政、公积金、残联、信访相关行业应用数据,为个人提供比较完整的民生信息服务。通过移动互联网、生物识别(人脸识别)技术,支持移动端的身份识别服务。


2、服务体验创新

将民政、公积金、残联、信访等民生公共服务进行整理分类,通过统一系统形式对外提供服务;可基于大数据分析构建的个人画像,提供个性化、主动式公共服务,包括业务办理信息推送、个人排行信息、关注信息主动推送等。


3、服务体系创新

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对外提供多行业公共服务信息,无论是政府自建应用还是未来采用“社会协作方式”建设的第三方平台,均可通过标准服务获得统一的信息,最终公众通过各种服务渠道获取权威标准的公共服务信息。

解决方案优势

1、  整个平台可以全面支撑各项智慧民生业务;

2、  基于人脸识别可进行身份的实名认证;

3、  系统接入了便捷的云服务,能有效降低接入难度和运维成本;

4、  汇聚各渠道的业务和服务;

5、  可对各渠道和服务进行有效的自动监测;

6、  支持多种渠道对信息进行主动推送;

7、  系统所有传输的数据都进行了加密,确保数据资源的安全性。

解决方案价值

智慧民生服务解决方案以信息为主导、网络为支撑、数据为要义、服务为根本,提供多民生行业的信息化实现方案。实现各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的协同和共享,利用多种服务渠道为民众提供便利,最终实现“最多跑一次”,让能不出门的服务群众在家办;必须出门的服务群众就近办;能自助办理的服务,让群众自助办;以及必须柜台办理的服务,让群众快捷办。

重点案例

一、浙江省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

平台依托浙江省政务服务网,提供全省集中、一体化的“网上政务超市”,全面完成工商、质监、食品药品、价格、医疗卫生、人力社保、环境保护、旅游、文化、知识产权、国土、城市管理、交通等13+行业领域涉及的政务咨询、投诉举报等非紧急类政务服务热线,以及移动APP、微信、微博、QQ、热线电话、领导信箱等多种网络渠道的整合工作,将咨询、投诉、举报过程简单化。



二、 全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

通过整合线上线下服务资源,打通第三方招聘平台,建立覆盖全国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提供WEB端、移动APP、就业指导中心窗口等多种服务渠道,为残疾人提供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


图片3:全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png


图片4:全国残疾人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jpg


三、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项目

全国救助管理、救助寻亲信息管理系统、困境未成年人联动帮扶、全国救助寻亲网。


图片5:全国救助寻亲网.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