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下午,由浙江省经济信息信用价格协会、浙江数商联盟指导,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联合杭州高新数联互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经济信息信用价格协会信用数据专委会主办,浙江省智慧城市促进会等单位协办的“构建可落地的数据管理体系:从DCMM评估走向数据价值”主题沙龙圆满落幕。
浙大网新旗下子公司汇信科技首席数据官陈少川受邀参与圆桌对话环节,与数商企业、高校院所、行业机构等多方代表共同探讨企业在数据治理领域的实践经验与前瞻洞察。
圆桌对话环节
右一为汇信科技首席数据官陈少川
数据管理,解码“技术+组织”融合之道
针对“数据管理是技术工程还是组织工程”的焦点问题,陈少川提出:“数据管理绝非单一维度的技术堆砌或组织架构调整,而是技术硬支撑与组织软保障的深度融合系统工程。”
他进一步阐释,技术是数据管理的“硬支撑”——缺乏工具支撑,治理便沦为空谈;组织则是“软保障”——需以制度明确权责、以流程打通壁垒、以人才激活效能。结合汇信科技参与浙江省法人数字证书服务平台的实践,他强调:“从零构建数据管理体系,必须以业务痛点为切口,通过‘小步快跑’式迭代推进:先锚定核心场景,再经数据盘点、规则制定、搭建最小可用技术框架,最终以价值验证驱动体系从‘点上突破’到‘全面落地’。”
风险防控,筑牢数据资产的“可信防线”
谈及数据资产化进程中的风险挑战,陈少川认为,数据资产化虽是数据治理的终点,却也是数据价值释放的起点。这些经治理形成的资产要释放价值,前提是筑牢业务全链条的“可信屏障”。
以数字证书办理业务为例,原始数据经治理整合、规范校验后,形成标准化数据资产——这是数据治理的终点。而当这些资产进入电子招投标场景,作为企业“电子身份证”支撑身份核验等环节时,数据价值也随之释放。若缺乏可信保障,一旦出现身份混淆、证书冒用,不仅数据资产失去价值,更会冲击市场公平与交易安全。
为筑牢防线,陈少川强调,汇信科技在数据资产管理中始终聚焦“身份可信、行为可信、意愿可信”三大核心,通过技术手段与流程规范双重保障,确保数据在采集、流转、应用中的真实性与合规性。
展望未来,AI赋能开启数据管理新范式
展望数据资产管理的发展趋势,陈少川强调“AI+数据管理”将成为行业破局关键。他认为:未来AI将深度重构数据治理技术路径,从自动化数据清洗到智能化价值挖掘,推动数据资产形成效率跃升;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更可借助AI减少人工重复劳动、提升管理精度,实现降本增效。
在数据要素市场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汇信科技凭借二十余年在可信认证与数据治理领域的深耕,已形成成熟的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 “数字智治 ”服务体系。
依托 “身份-行为-意愿” 权威级信任闭环,汇信科技以数字证书、电子营业执照、电子签章为核心载体,结合密码算法、区块链等技术,为数据要素流通筑牢可信基础——从主体身份核验、操作行为存证到授权意愿确认,全链路保障数据真实性与合规性。
在数据资产化层面,汇信科技提供多源合规数据整合、AI智能分析及定制化征信解决方案,助力企业精准挖掘数据价值,已深度服务于政务数据共享、金融风控、电子招投标等领域,如为浙江省政采云、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多家银行提供身份认证服务,推动“可信数据”真正转化为“可用资产”,为各行业数据流通与价值释放提供坚实支撑。
随着数据要素市场的加速成熟,汇信科技将持续探索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路径,以可信数据管理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